可以说“摆字龙灯”也是当时康乾盛世的一个写照,当时的清朝是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,百姓们安居乐业、百业俱兴,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,清西陵守陵机构瓦解,守陵人员转为农民,摆字龙灯也逐渐成为民间的一种的舞种。 在去年大年初三央视7套主办的全国农民新春联欢会上,易县国家非遗项目“摆字龙灯”还有长达2分多钟的精彩演出,这也让全国人民在电视屏幕上了解和认识了“摆字龙灯”。 “摆字龙灯”在表演的时候会不断变换队形摆出汉字,组成吉祥祝福的词句。如“天下太平”、“安居乐业”、“岁岁平安”、“正大光明”、“中华巨龙”等等。 点击“提交”后,我们会向您的邮箱发送一封验证邮件,请按照邮件中的提示完成操作。 保定易县的“摆字龙灯”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当时是为了纪念雍正帝在位十三年而创建的,摆字龙灯由十三节组成,有一个领龙绣球,总共需要十四个人一同舞动,伴随着锣鼓镲铙的伴奏,如一条火龙翩翩起舞。 因为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,所以“摆字龙灯”也是十三节龙身,每一节都象征了雍正帝在位的一年。四千万投资的奇幻漂流。还有一层意思是: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每一节代表一年之中的一个月,另外多出来的一节代表一年当中的闰月,领龙绣球代表着日月星辰。 “摆字龙灯”当时经常进宫表演,并多次受到赏赐,慈禧太后在看过“摆字龙灯”的表演之后,还钦赐龙灯会龙衣两套,红蜡烛三箱。